碳纤维

本篇文章主要来源为中复神鹰的招股说明书,看到碳纤维领域的发展前景和受制约因素。这篇文章有助于想了解碳纤维行业的人和对鱼竿等有研究需要的人。

1、碳纤维概述

1)碳纤维定义及性能特点

碳纤维(Carbon Fiber)是由聚丙烯腈(PAN)(或沥青、粘胶)等有机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 90%的碳主链结构无机纤维。碳纤维具备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密度比铝低、强度比钢高,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和最高的比模量的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腐蚀、耐疲劳、耐高温、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其他材料所不可替代的优良性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广泛应用,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

碳纤维的主要性能特点如下:

性能特点

简介

强度高 抗拉强度在 3,500MPa 以上

模量高 弹性模量在 230GPa 以上

密度小,比强度高 密度是钢的 1/4,是铝合金的 1/2

比强度比钢大 16 倍,比铝合金大 12 倍

耐超高温 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可在 2,000℃时使用,在 3,000℃的高温下部熔融软化

耐低温 在-180℃低温下,钢铁变得比玻璃脆,而碳纤维依旧具有弹性

耐酸、耐油、耐腐蚀 能耐浓盐酸、磷酸等介质侵蚀,其耐腐蚀性能超过黄金和铂金,同时拥有较好的耐油、耐腐蚀性能

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大 可以耐急冷急热,即使从 3,000℃的高温突然降到室温也不

会炸裂

资料来源:《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2)碳纤维分类

碳纤维可以按照原丝种类、力学性能、丝束规格、原丝制备工艺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碳纤维分类标准如下:

1)原丝种类

碳纤维根据原丝种类主要分为 PAN 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维。其中,PAN 基碳纤维由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产品力学性能优异,用途广泛,自 20 世纪 60 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占据主流地位,占碳纤维总量的 90%以

上;沥青基、粘胶基的产量规模较小。因此,目前碳纤维一般指 PAN 基碳纤维。

2)力学性能

碳纤维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作为增强材料而广泛应用,因此业内主要采用力学性能进行分类。业内产品分类主要参考日本东丽的牌号,并以此为基础确定自身产品的牌号及级别,日本东丽主要产品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如下:

资料来源:日本东丽碳纤维官网

按照现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 GB/T 26752-2020 的力学性能分类,PAN 碳纤维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高强高模型四类。

3)丝束规格

按照每束碳纤维中单丝根数,碳纤维可以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两大类别。一般按照碳纤维中单丝根数与 1,000 的比值命名,例如,12K 指单束碳纤维中含有12,000 根单丝的碳纤维。早期小丝束碳纤维以 1K、3K、6K 为主,逐渐发展12K 和 24K。小丝束碳纤维性能优异但价格较高,一般用于航天军工等高科技领 域,以及体育用品中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类别,主要下游产品包括飞机、导弹火箭、卫星和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一般认为 40K 以上的型号为大丝束,包括 48K、50K、60K 等。大丝束产品性能相对较低但制备成本亦较低,因此往往运用于基础工业领域,包括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和能源等。随着目前碳纤维制作工艺的提升及产品价格的下降,小丝束在工业领域的运用已逐步拓宽。

4)原丝制备工艺

PAN 基碳纤维原丝是生产高品质碳纤维的技术关键,原丝品质缺陷,如表面孔洞、沉积、刮伤以及单丝间黏结等,在后续加工中很难消除,从而造成碳纤维力学性能的下降。PAN 基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过程为将丙烯腈单体聚合制成纺丝原液,然后纺丝成型。按照纺丝溶剂的选择,聚合工艺的连续性,纺丝采用的工艺方法等,原丝制备可以分为不同的工艺类型:按照纺丝溶剂区分,包括DMSO(二甲基亚砜)、DMAc(N,N-二甲基乙酰胺)、NaSCN(硫氰酸钠)等不同的溶剂类别;按照聚合工艺的连续性,可以分为一步法、两步法;按照纺丝工艺,可以分为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其中,纺丝工艺的选择及控制为稳定生产高性能原丝的关键因素。

干喷湿纺工艺有效结合了干法和湿法,在纺丝速度和原丝性能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相比湿法纺丝,干喷湿纺喷丝头不直接浸入凝固浴,喷头温度可独立的精确控制,纺丝液由喷丝板喷出在进入凝固浴之前先经过一段几毫米的空气层,纺丝液在空气层中发生一定的拉伸流动,不仅提高纺丝速度,还有利于大分子链的取向。原丝结构相比直接进入凝固浴更为均匀致密,同时截面也更容易成圆形,从而提高力学性能。由于干喷湿纺工艺技术难度较大,仅少量企业掌握该生产技术并形成成熟的碳纤维产品。中复神鹰于 2013 年在国内率先突破干喷湿纺关键技术,目前国内大部分碳纤维制造企业仍以湿法纺丝工艺为主。

DMSO(二甲基亚砜)一步法干喷湿纺纺丝工艺

DMSO(二甲基亚砜)一步法干喷湿纺纺丝工艺,分 为原丝制备、碳丝制备两个阶段,其中原丝制备包括聚合、纺丝工段,碳丝制备包括预氧化、碳化工段。

1、原丝生产工艺流程

公司原丝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1)聚合工段

通过将原料丙烯腈单体、共聚单体、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溶剂 DMSO(二甲基亚砜)按照一定的配比投料进入聚合釜,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溶液聚合反应,随后进行脱单、脱泡等处理得到聚丙烯腈原液。

2)纺丝工段

聚丙烯腈原液通过干喷湿纺技术形成原丝,根据喷头的选择可决定丝束的大小,喷头为 1,000 个细孔、3,000 个细孔、4,000 个细孔和 6,000 个细孔,对应喷丝可以制得 1K、3K、6K、12K、24K 等型号原丝。喷丝产生的丝束在凝固中凝固成型。成型后的原丝再经过多段水洗,降低原丝中 DMSO 的残留量;随后进行热水牵伸;再经过上油、干燥致密化,达到防黏隔离和降低摩擦的作用;最后再经过蒸汽牵伸工段,最终原丝卷绕成轴。

2、碳丝生产工艺流程

成品原丝经多段氧化炉在空气气氛下反应得到预氧丝;预氧丝在氮气保护下,分别经过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得到碳丝;随后经表面处理后进行上浆,最后经烘干得到高强型碳纤维产品。

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弹性模量,将高强型、高强中模型碳纤维在惰性气氛下经 2,000℃以上的温度石墨化处理,再经过表面处理、上浆和干燥处理,得到石墨纤维,工艺示意图如下所示: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了碳纤维行业蓬勃发展,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碳纤维材料重点品种的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促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提升行业产业化水平,推进产能的提升,进一步拓展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其中,国务院于2015 年 5 月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中,对未来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成熟度提出阶段性要求,为确保技术研发的持续推进提供了政策支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 2016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高性能碳纤维列入高端材料,提出需要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与复合材料等技术,满足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工信部于 2019 年发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 年版)》中,将高强、高强中模、高模型碳纤维等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为碳纤维生产技术的提升和产业化的推进提供了保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四部委于 2020 年发布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围绕保障大飞机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高性能纤维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为碳纤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 2021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为未来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上述国家政策和行业政策的推出,对促进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科研创新、产业化推广以及产能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行业发展概况

  • 碳纤维行业发展历程

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在 1,000℃以上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高于 90%的无机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碳纤维呈黑色,其质轻、强度高,同时具有易于成型、耐腐蚀、耐高温等多种优良性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诸多领域。

  1. 全球碳纤维行业发展历程

碳纤维自问世以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整个碳纤维市场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成长、扩张和全面扩张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71-1983),碳纤维主要应用于钓鱼竿、飞机次承力结构领域;成长阶段(1984-1993),碳纤维应用领域扩大至网球拍、高尔夫球杆、飞机主承力结构的应用上,在这段时期内,碳纤维产品增加、成型技术逐渐进步;扩张时期(1994-2003),碳纤维工业应用开始起步,碳纤维产品开始进入压力容器、工业机器、船艇、土木工程和建筑、修复和补强等领域,在这段时期内碳纤维生产成本也开始降低;2004 年以后,碳纤维市场进入全面扩张时期,飞机应用不断扩大,并逐渐发展到压力容器和汽车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同时碳纤维产品制造方法逐渐多样化,产品生产更注重可循环性。

  • 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的碳纤维行业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几乎和日美等国家同时起步,但由于相关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发展缓慢。同时,日本、美国等国家对碳纤维核心技术形成垄断,我国碳纤维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止步不前,无法满足国家重大装备等高端领域的需求。

2000 年以来,国家加大对于碳纤维领域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将碳纤维列为重点研发项目。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碳纤维行业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程度快速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地区上目前已形成以江苏、山东和吉林等地为主的碳纤维聚集地。

(二)碳纤维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碳纤维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碳纤维需求

2020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继 2019 年之后再次突破 10 万吨级,达到 10.69 万吨。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2020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较 2019 年增长 3%与2019 年的全球需求同比增长率 12%相比已较大幅度放缓,但仍然保持了增长的态势。

数据来源:《2020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2020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的前三大应用领域依次为风电叶片、航空航天和休闲体育。

具体而言,2020 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最大的领域为风电叶片,需求量为 3.06万吨,较 2019 年增长 20%,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20 年需求量占比达 29%。

风电叶片被普遍认为是碳纤维最重要的增长市场,特别是制造超大型风电机组所需叶片,必须使用质量轻、强度高、刚性好的碳纤维,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 叶片在风载作用下发生大变形甚至撞击风车支柱。

其次是航空航天,需求量为 1.65 万吨,较 2019 年下降 30%,2020 年需求量占比为 15%。民用客机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2020 年全球新疫情对航空业造成不利影响,民用客机主要生产厂家对碳纤维的需求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需求量排名第三的领域为体育休闲,需求量为 1.54 万吨,较 2019 年增长3%,需求量占比为 14%,主要使用在高尔夫球杆、自行车架、钓鱼竿、球拍、曲棍球棍等高端休闲体育市场。

2)全球碳纤维供给

2020 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约为 17.17 万吨。从区域角度来看,美国是产能最多的国家,运行产能达 3.73 万吨,占 2020 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的 22%;中国大陆位居第二,运行产能为 3.62 万吨,占比为 21%;日本位列第三,运行 产能为 2.92 万吨,占比为 17%。为满足全球市场碳纤维日益增长的需求,各大碳纤维企业扩建产能意愿明显。

2、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情况

1)国内碳纤维需求

2020 年,我国碳纤维需求达 4.88 万吨,较 2019 年增长达 29 %。2020 年国内碳纤维需求同比增幅远高于全球碳纤维需求同比增幅,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全球风电叶片对碳纤维需求大幅增长,同时国际风电叶片代工由欧洲转向国内,导致国内该领域的碳纤维需求由 2019 年的 1.38 万吨增长至 2020 年 2.00 万,增幅达 45%;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需求结构和全球需求结构差异较大,国内民航领域的需求占比远小于全球民航领域需求占比,2020 年占国产总需求的比例仅为 3%左右,因而国内碳纤维需求受疫情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2020 年国内碳纤维需求中,进口碳纤维供应量为 3.04 万吨,占需求量的62%;国产碳纤维供应量为 1.84 万吨,占需求量的 38%,国产占比较 2019 年的 32%增长 6 个百分点,国产替代趋势明显。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碳纤维进口难度增加;另一方面为日本、美国等主要碳纤维生产国家缩紧了对国内碳纤维的供给,导致国内需求缺口增加。受此影响,2020 年国产碳纤维供应量较 2019 年的供应量 1.20 万吨增长 53%,国产碳纤维行业保持高速增长。目前进口碳纤维供应量仍然明显高于国产供应量,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数据来源:《2020 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

① 风电叶片需求维持高速增长

随着国际风电主机厂将碳纤维拉挤板代工由欧洲转向国内,风电叶片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应用领域之一。2020 年国内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量为2.00 万吨,占国内需求总量的 41%,较 2019 年的 1.38 万吨增长 45%。2021年风电领域的碳纤维应用占比预计将进一步提升。风电叶片市场需求以国外风电主机应用为主,国内主机用量相对较少。使用产品主要以国内外 T300 级 24K、48K、50K 等产品为主,碳纤维用量大但对价格敏感度较高。近年来风电叶片对于碳纤维需求量的高速增长为国内碳纤维企业带来了快速发展机遇。

② 体育休闲用品市场保持较高份额

全球近 90%的碳纤维体育器材加工在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完成,2020 年国内体育用品领域碳纤维需求量为 1.46 万吨,占国内需求总量的 30%,较 2019年增长 4%。体育休闲领域产品类别广泛,对碳纤维的需求呈现高低端并存的局面,国内需求主要以 T300 级、T700 级为主,包括少量 T800 级和高模量产品。规格以 3K、12K 等小丝束为主,需求种类较多。

③ 碳/碳复合材料需求高速增长

2020 年,我国碳/碳复合材料碳纤维需求量为 0.30 万吨,占比为 6%,较2019 年增长 150%,增长幅度较大。碳/碳复合材料主要使用在刹车盘、航天部件、热场部件等领域,由于 2020 年国内光伏市场高速增长,单晶硅炉的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单晶硅炉内主要有碳毡功能材料和坩埚、保温桶、护盘等碳/碳复合材料,因而 2020 年国内碳/碳复合材料领域的碳纤维需求量增长迅速。

④ 产品需求结构存在进一步升级的空间

与全球碳纤维使用占比结构相比较,国内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的结构占比要远低于全球水平。未来我国在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碳纤维需求市场存在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2)国内碳纤维供给情况

2020 年国产碳纤维供给量为 1.84 万吨,占国内需求的比重仅为 38%。由于较多国产碳纤维企业尚未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生产线运行及产品质量不稳定,国产碳纤维行业长期存在“有产能,无产量”的现象。国产碳纤维理论产能较大,但实际产量却较少,目前碳纤维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3)我国碳纤维制造业发展趋势

2020 年以来国内市场加速进口替代,国产碳纤维供不应求

长期以来,国内碳纤维市场中进口碳纤维的供给量远超国产碳纤维。2020年以来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整体受到较大冲击,国外碳纤维出口国内的难度加大,国内碳纤维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20 年下半年以来,日本、美国加强了对碳纤维出口中国的政策管控,导致国内碳纤维境外供应难度进一步较大。2020 年 12 月 22 日,因日本东丽子公司出口碳纤维流入了未获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许可的中国企业,日本经济产业省对该公司实施了行政指导警告,要求东丽子公司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并彻底做好出口管理。2021年 2 月 24 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行政命令,在联邦机构间展开为期 100 天的 审查,以解决四个关键产品供应链中的漏洞,其中包括碳纤维,主要目标是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以保护美国免于未来面临关键产品短缺。

面对上述新形势,国产碳纤维正处于加速进口替代的机遇期。但另一方面,受制于国内碳纤维整体技术水平与日本、美国的差距,以及有效产能不足的问题,国内重点领域的碳纤维需求存在供应不足的风险。

② 国内碳纤维增长迅速,优势企业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与国外碳纤维市场相比,国产碳纤维长期围绕体育休闲等低附加值领域,面临较大的价格竞争压力。随着 2019 年以来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需求的快速增长,国产碳纤维需求量大幅上升,国内碳纤维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提升。未来,国产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合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

(三)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

全球范围内碳纤维核心生产技术主要集中美国和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从研发实力、技术水平、销售规模等方面综合考虑,主要的境外碳纤维企业包括日本东丽(TORAY)、日本东邦(TOHO)、日本三菱丽阳(MITSUBISHI)、美国赫氏(HEXCEL)、美国卓尔泰克(ZOLTEK)、德国西格里(SGL)等。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企业成长迅速,研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销量也稳步提升,形成了中复神鹰、光威复材、中简科技、恒神股份等具有竞争力的碳纤维企业。

1、境外主要企业

(1)日本东丽(TORAY)

日本东丽成立于 1926 年,经历九十多年的发展,完善了从上游原丝制备到下游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目前主要从事纤维和织物、树脂和化学成品、IT 相关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环境和工程等业务。日本东丽 2019 财年实现营业收入 22,146.33 亿日元,净利润557.25 亿日元。2020 财年实现营业收入 18,836.00 亿日元,净利润 457.94 亿 日元。

(2)日本东邦(TOHO)

日本东邦成立于 1934 年,该公司由东邦特耐克丝和 6 家子公司组成,母公司为帝人集团(Teijin)公司,主要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纺织纤维业务,日本东邦于 1975 年开始量产聚丙烯腈系的碳纤维“TENAX”。

(3)日本三菱丽阳(MITSUBISHI)

日本三菱丽阳成立于 1933 年,1962 年开始生产聚丙烯纤维,1975 年开始生产预浸料,1983 年开始生产碳纤维。三菱丽阳实现了从丙烯纤维原料丙烯腈的合成到聚合、原丝、碳纤维、产品等一条龙生产。三菱丽阳集团同时拥有 PAN 基碳素纤维和沥青基碳素纤维,以及以碳素纤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的中间材料和成型加工品。

(4)美国赫氏(Hexcel)

美国赫氏成立于 1946 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复合材料公司,该公司开发制造轻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织物、预浸料、蜂窝芯、树脂系统、胶粘剂和复合材料构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飞机、宇航、国防和一般工业。

(5)美国卓尔泰克(Zoltek)

美国卓尔泰克创立于 1975 年,1988 年卓尔泰克公司以美国宇航局大型运输机的相关业务及火箭喷管为契机,进入了碳纤维领域。作为世界领先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厂家,美国卓尔泰克主要生产碳纤维预浸料,多轴布,符合各种工程塑料用的短切碳纤维,预氧丝。2014 年美国卓尔泰克被日本东丽收购后成为其子公司。

(6)德国西格里(SGL)

德国西格里由德国 SIGRI 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大湖碳素公司于 1992 年合并设立,是全球领先的碳素石墨材料及相关产品制造商之一,拥有从碳石墨产品到

碳纤维及碳/碳复合材料在内的完整生产线。

2、境内主要企业

(1)光威复材

光威复材成立于 1992 年,2017 年 9 月 1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 300699,简称“光威复材”)。光威复材业务涵盖碳纤维、经编织物和机织物、系列化的树脂体系、各种预浸料、复合材料构制件和产品的设计开发、装备设计制造等上下游,依托在碳纤维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复合材料业务的系统方案提供商。光威复材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目前由其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生产,主要产品包括 GQ3522(T300 级,湿法工艺)、GQ4522(T700 级,湿法工艺/干湿法工艺)、QZ5526(T800 级,湿法工艺/干湿法工艺)、QZ6026(T1000 级,湿法工艺)、QM4035(M40J 级,湿法工艺)、QM4050(M55J 级,湿法工艺)等系列化的碳纤维、经编织物和机织物等,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风力发电领域。2020 年度,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收入 21.16 亿元,净利润 6.41 亿元,其中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为 10.78 亿元,占营业收比重为 50.95%。2021 年 1-6 月,光威复材实现营业收入 12.83 亿元,净利润4.33 亿元,其中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为 7.30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6.90%。

(2)中简科技

中简科技成立于 2008 年,2019 年 5 月 16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 300777,简称“中简科技”)。中简科技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致力于完成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目标。中简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主要客户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所属企业,各项指标参数要求较高,

在航空航天装备论证阶段即对碳纤维各项指标予以确定。中简科技已实现 ZT7系列(高于 T700 级)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国家航空航天关键装备的稳定批量用。2020 年度,中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3.90 亿元,净利润 2.32 亿元,其中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合计 3.89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99.97%。2021 年 1-6月,中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2.01 亿元,净利润 0.94 亿元,其中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为 2.01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99.98%。

(3)恒神股份

恒神股份成立于 2007 年,2015 年 5 月 6 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代码 832397,简称“恒神股份”)。恒神股份 2014 年以前主营业务包括丹强丝及碳纤维,自 2015 年开始,恒神股份专业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其主要产品为T300 级碳纤维。2019 年 3 月,陕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认购恒神股份定向发行股份的方式成为其控股股东。2020 年度,恒神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5.42 亿元,净利润为-0.98 亿元。2021 年 1-6 月,恒神股份实现营业收入 4.05 亿元,净利润为 0.52 亿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